老鼠防治-及危害簡介
老鼠-類屬齧齒目動物,其生理結構突出特點是門齒特化,適於咬齧。上下鄂只有一對銳利的且無齒根能終生生長的門齒。另一對門齒、犬齒和前臼齒缺如,形成齒縫。家棲主要鼠種-褐家鼠和小家鼠。鼠類的生長發育很快,繁殖力也很強,主要表現在性早熟、妊娠期短、胎仔多、全年均繁殖等。褐家鼠妊娠頻度較低,但胎仔數多,而小家鼠與之相反。但全年的繁殖數還是小家鼠最大。     

*本公司施作鼠害防治絕不以撲殺為目的*
「老鼠需要水、食物以及隱蔽的髒亂場所棲息,才能生存和繁殖。」老鼠喜歡在窩、食物和水源之間建立固定路線,很少為了三餐長途跋涉,因此創造一個不適宜其生存的環境,就能使一個地方的鼠量大大下降。
家庭防鼠措施主要有:
一、將垃圾投放在密閉的垃圾箱內,當天的生活垃圾必須及時清除不隔夜,讓老鼠找不到食物,且無處棲身。搞好家庭環境治理和環境衛生是鼠類防治的重要措施。
二、糧食、飼料、食品,凡是老鼠能吃的東西都要放置在封閉的容器裡。
三、封閉房間與外界相通的所有孔洞。許多管道、電纜從外界進入房間都會留下一些孔洞,為鼠 類進入房間提供了通道,因此,這些孔洞要用鐵網等堅硬物品堵塞。
四、房門下沿與地面的縫隙不得大於一個5元硬幣,如果縫隙大,可在門下部加門檻。
五、各種用具雜物收拾整齊,衣箱、衣櫃以及書籍、鞋帽等要經常檢查,不讓鼠類築巢。
天花板補老鼠防治網 
鼠害防治的方法:
老鼠的糞便尿液等都有很大的異味,長期吸入恐對身體不適;一旦發現老鼠應該及時處理防治。 設置鼠餌站、追查聚集點及侵入方向,阻斷入侵鼠道路徑;調整餌藥鼠站,反覆檢查因應鼠類活動及再入侵鼠患,廚房內任意放置食品或未清洗的餐具都是老鼠的最愛,所以保持清潔,餐具及食品均放入櫃子中並加蓋密封保存。
家俱後方、冰箱下方、櫥櫃內部、地下室、閣樓等處只要發現有糞便、碎布、碎紙的痕跡,就表示老鼠已經在此築巢,所以要定期檢查並加以驅除。
防治方法因地制宜,期間全程使用高安全性器材,首先考慮不危害人員寵物;本公司的鼠餌均使用環保署許可之環境用藥,解毒劑為維他命K1。
天花板防治老鼠網 
(鼠徑封堵作業)  
老鼠防治網
 
 
(食品廠外圍設置鼠餌站)              
(食品廠專用鼠板站) 
老鼠板放置

(學校內花圃及水溝鼠餌站設置) 
老鼠板投遞

老鼠板安置(黏鼠板設置)
老鼠的危害:
可以直接把疾病傳播給人類或通過體外寄生蟲間傳播給人畜。可傳播高達35種以上疾病,如鼠疫、流行性出血熱、班疹傷寒等,一年中牙齒可長至13公分,所以需要不停的啃咬硬物,尤其在不飢餓狀態更要啃咬比較硬的家具和門窗、牆壁,一是為了開闢通道,二是為了磨牙。其咬飢發達,咬嚼力可達每公分260公斤,頻率每分鐘90次,破壞力相當大。鼠類繁殖速度很快,所以老鼠防治很重要,每隻雌鼠每年平均繁育44.5隻幼鼠加入種群,四季都可繁殖種群。 鼠疫是鼠疫桿菌借鼠蚤傳播為主的烈性傳染病,系廣泛流行於野生齧齒動物間的一種自然疫源性疾病。臨床上表現為發熱、嚴重毒血症症狀、淋巴結腫大、肺炎、出血傾向等。鼠疫在世界歷史上曾有多次大流行,死者以千萬計,病死率極高。 鼠疫桿菌(Yersinia pestis): 伴隨人類5000年的死神 是一種桿菌,屬於腸道桿菌科,同時也是腺鼠疫、肺鼠疫和敗血性鼠疫的病媒。所有的類型都在人類歷史上造成嚴重的傷亡(例如黑死病)。 耶爾辛氏菌屬是屬於革蘭氏陰性菌(Gram negative),雙球株桿菌,和其他腸細菌相似,它有新陳代謝作用。鼠疫桿菌能產生反吞噬細胞的黏液。該生命體在隔離培養時是可動的,但在哺乳動物寄主裡時會變成不可動的。  
  

(鼠疫桿菌)
老鼠嚙咬電線造成火災,可說是都市中最可怕的危害,不知在何處、何時,有它的出現,似乎就有火災發生的可能。


(電線披覆受老鼠嚙咬情形,造成電纜線短路,容易引發火災。)
全世界約有三千多種的老鼠, 台灣則記錄有十三種
根據其棲息活動場所可分成野鼠和家鼠二大類: (一)野鼠:常年棲息在野外,為害林木及農作物的鼠類,又可分為: 1.高山性野鼠類:高山白腹鼠(Rattus culturatus Thomas)、菊池田鼠(Microtus kikuchii Kuroda)、天鵝絨鼠(Eothenomys melanogaster Edwards)、刺鼠(R. coxinga Swinhoe)、台灣森鼠(Apodemus semotus Thomas)和巢鼠(Micromys minutus Pallas)等,主要為害林木、樹苗。 2.平地性野鼠類:鬼鼠(Bandicota indica Bechstein)、小黃腹鼠(R. losea Swinhoe)、赤背條鼠(Apodemus agrarius Pallas)、田鼷鼠(Mus formosanus Kuroda)和溝鼠(R. norvegicus Berkenhout)等,棲息在農耕地中,為害農作物。其中溝鼠經常在住家附近活動,故又屬於家鼠之一員。 (二)家鼠:有溝鼠、屋頂鼠(R. rattus L.) 和月鼠(家鼷鼠, M. musculus L)三種: 在家屋內或住家附近活動的鼠類,咬壞建築物及住家的設備,盜食糧食,並為鼠類傳染病的重要媒介。住宅附近另有一種常見的鼠類—錢鼠(Suncus murinus L.) ,分類上屬於食蟲目(Insectivora)、尖鼠科(Soricidae)。不破壞建築物及住家設備,但其身上會分泌異臭,為環境污染原及病媒之一。
住宅中鼠類的鑑別
(一)溝 鼠:又稱挪威鼠(Norway rat)、褐鼠(brown rat) 體大形,鼻部較鈍,腹部灰白色,成鼠體重約350-450公克,尾較體略短,上層為暗色,下層為白色。眼和耳較小。善於挖洞。糞粒大,呈膠囊狀。活動場所:多活動於地面,如庭院內外及排水溝中,經常在房舍牆角、豬舍、養雞場、排水溝邊、綠籬樹叢下、花台下、廢棄物堆積處及垃圾堆下挖洞而居。 (二)屋頂鼠(roof rat):又稱玄鼠、黑鼠(black rat)、船鼠(ship rat)、家鼠(house rat) 體中形,鼻部較尖,腹部黃褐色或灰白色,成鼠體重約150-180公克。尾較體為長,上下均呈暗色,鱗片較細。耳大而豎立,眼大且凸出。善於攀爬。糞粒中等大小,呈臘腸形。活動場所:大多在房舍內的天花板、閣樓等較高處活動。但大樓的地下室、車庫、倉庫內以及排水溝、室外的樹叢間亦常見其存在。 (三)月鼠:又稱家鼷鼠、小家鼠(house mouse) 體形小而纖細,鼻部尖,重約12-20公克。尾約與體長相等, 上下均呈暗色,鱗片細小。眼突出,耳中大型而突豎。糞粒小,呈紡綞狀。 (四)錢鼠:又稱臭鼠、香鼠 體中形。頭略呈扁平三角形,口吻細長而突出,鼻孔在吻之先端; 眼極小,耳殼半圓。體重70-100公克,尾短而末端尖細,長有稀疏長短不一的毛。體側有分泌惡臭之腺孔,行走時常作擲錢聲,故名錢鼠。糞粒大,內常有幾丁質之蟲殼。活動場所:在庭院地面上活動,經常出入房舍內,雖不為害住家設備,但其分泌之惡臭及排泄物之污染,令人不堪忍受。

